潮人文化百科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传统工艺   
[0] 评论[0] 编辑

潮州朱泥壶

    潮州朱泥壶俗称红罐,在港台地区则称之为“汕头壶”,发祥地为潮州枫溪。

简介
潮州朱泥壶潮州朱泥壶

  朱泥壶,即用朱泥制作而成的茶壶。朱泥俗称“红泥”,为紫砂泥料之一,属天然矿料、绿色材质。因其原土氧化铁含量极高,成土黄色,烧制后转红色,故得名。

  朱泥质地细腻柔韧而不含砂,可塑性远胜于紫砂泥,故用朱泥制造的茗壶具有独特的优点:质地坚实而颗粒结构较瓷器疏朗,表面平滑却能保持低微的吸水性和透水性;保温性好,且泡茶不失原味,越宿不馊;更具有耐受骤然冷热的性能,在20℃~150℃之间连续出现偏差也不开裂;不含有毒物质及放射性元素。除此之外,朱泥还可用于制造精美的浮雕茶壶。

  潮州朱泥壶依靠辘轳旋转成形,均属几何形类传统圆器款式。尽管潮州朱泥壶都为圆器,但壶艺师们却凭此特殊“基因”,开创了“圆非一相”之壶艺新天地,并从中透视出潮州朱泥壶的鲜明个性:壶身小,壶体薄,蓄热时间较长(对比盖瓯而言),与外界的热交流快,善发茶香,美感效应明显;把手便于拿捏斟注;壶嘴直而出水通畅。盖子和壶口接合的形式多为压盖式。壶盖沿与壶口沿都较狭,壶薄故也。盖内墙与盖顶乃由同一团泥按压而成,不需要接合工序,交界处不成拱形,盖墙较高,壶内壁有明显手拉痕,壶底多为“一捺式”(发展至现代才出现“钉足”)。上乘朱泥壶多不彩绘,仅凭自身天然底色产生肌理效应就具备的质朴典雅更增几分魅力。

  壶用愈久,摸、拭日加,手泽感应,器愈生辉:此即所谓的“养壶”后效。茶渣的沉积,按比例起香,颇受青睐。

 

朱泥制壶方法
模具注浆法

  朱泥制造茶壶较广泛的方法是使用模具注浆法,其生产流程是先按产品设计进行雕塑造型,用石膏制模具,然后将朱泥浆注入模中;晾干后脱模,接着是对坯体进行整修,最后经烧烤而成产品。

手拉坯成形法

  潮州朱泥壶之最精美者,当属手拉坯成形法制造出的茗壶。鉴于潮州本地红泥之特性,经选料调配,加上淘洗、陈放、练泥等细致而又严格的制泥程序,具备了可塑性能好、光滑度高、生坯柔韧、干燥收缩性小等工艺性能。既为千姿百态的造型提供良好的工艺条件,更赋予朱泥壶优异的实用功能。

 

朱泥壶制造世家

  潮州枫溪生产手拉朱泥壶历史悠久,可追溯到清代中期。传承至今,手拉坯壶制作仍名家辈出。

[章氏“安顺”世系]

  “安顺”号为章大得创立于清代,作坊设置在枫溪西塘。“安顺”茶壶,素负盛誉,在港、台及东南亚地区颇有影响,章氏“安顺”世系,迄今已传五代。

  1. 章大得传子章贞坤、章贞平(第二代)。

  2. 章贞坤传子章永添、章永杰(第三代);章贞平传子章永江(第三代)。

  3. 章永添传子章燕明、章燕城、章燕标(第四代);章永杰传子章赞文、章壮雄(第四代);章永江传子章金财(第四代)。

  4. 章燕明传子章海元(第五代);章燕城传子章广鑫(第五代)。

[吴氏“源兴”世系]
潮州朱泥壶潮州朱泥壶

  “源兴”号为吴英武创立于清道光二十七年(1847年),作坊设置在枫溪大路顶红罐铺内。吴英武善制朱泥壶,远近闻名,人称“吴孟臣”。红罐铺是他研制朱泥壶的工场,因名声显赫,其后红罐铺所在地遂命名为“红罐铺内”。吴氏“源兴”世系,迄今已传五代。

  1. 吴英武传子吴炳城、吴炳炎(第二代)。

  2. 吴炳城传子吴锦永(第三代);吴炳炎传子吴锦河(第三代)。

  3. 吴锦永传子吴瑞深(第四代);吴锦河传子吴瑞全(第四代)。

  4. 吴瑞深传子吴培镇、吴培鑫、吴培辉(第五代)。

  章氏“安顺”世系和吴氏“源兴”世系诸家茶壶作品,线条明快简练,配合密契;附件(嘴、把、盖等)之间以及附件与身筒和谐统一,而在统一中又显出无穷变化。从而呈现出单纯而不单调、典雅而不呆滞、灵便而不轻佻的美感效应。他们的作品除了保存着传统壶艺中的圆稳匀正等特色外,还体现出返朴归真的大度气质。无论在款式、形制、格调诸方面,均有所创新和发展。符合中国茶道“贵和”精神的要求,尽展朱泥壶的蓬勃生机。不但具备艺术欣赏价值,而且更有服务生活的实用功能。

文化意义

  潮州朱泥壶的发展历史,是朱泥文化的传薪过程。朱泥壶艺与中国传统文化、尤其是潮州传统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使之成为潮汕文化中魅力四射的瑰宝之一。朱泥壶至今名家新生代不断涌现,犹如耀眼的星辰,缵茶圣之绪,殊令世人瞩目,是朱泥壶艺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。

附件列表


0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

上一篇 牵牵被角绣牡丹    下一篇 “春椅”

同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