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人文化百科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教育机构   
[0] 评论[0] 编辑

京山书院

    京山书院,又名京山书舍,是潮州南宋末年的一家私立书院,由当时的地方进士胡申甫创办。

建筑

  咸淳四年(1268),胡申甫带上绘好的书院图,请福清名士林希逸作记。展开画面,可看到壮丽建筑:书院前面开凿一个四方形的池塘,碧水荡漾,波光粼粼。建起一座平直的桥梁通向大门,书院就是从这一扇桥门进入。空间开阔,两旁建了一列列的房舍,高高的楼宇,就如飞举起来一样。匾上“京山书舍”四个大字,熠熠生辉。正中是论堂,两边夹着长长的走廊,东面叫“观善”,西面叫“会文”,这是师友们讲学,互相切磋和辩论的场所。在论堂的四个角落建置4所斋舍,这是求学者居处的地方。最后面耸立着3座祠堂,中间奉孔夫子。左祠祀安定先生(北宋大儒胡瑗),右祠祀昌黎先生(韩愈),格局严整。所有建筑位有数百间之多,一共用了140根石柱,规模不亚于官办书院。

  书院前面坐落三个山峰,二道清水环绕着,后面是巍峨的京山,此为书院的屏障。

记载

  京山书舍,潮进士胡君申甫所作也。戊辰夏,自京南归,道溪上,袖其图揭阳记於余。挹其容,謙恭而尚德者也;听其言,质实而务学者也。即图而观,則前鑿方池,涵光浮碧。为梁如砥,门曰桥门,此书舍所由入也。其间轩豁夷旷,百步而赢。两旁为列屋,离而远之,於是傑棟危簷,势欲骞翥。扁以四大字,烨如也。华扉洞啓,哙哙潭潭。论堂正中,来以脩廡,东曰观善,西曰会文,是为师友往来讲切问辨之所。四齋隅置,则絃诵者居焉。最后聳以三祠,安定左而昌黎右,瞻仪肃肃,侑我圣师。其规模甚广也,其位置甚严也。君又以其面势语我曰:“书舍之外,三峰参前,二水环抱,京山峨峨,如坐屏障。前后柱百有四十,皆砻石为之。”某年某月始事,某年某月毕工。余虽未及一见,已知为南州伟观矣。君归踰岁,余记未就,远使来趣,余因以是思之。素王之祀,天下所同;潮於公文,归敬惟旧。君今尊其姓所出,於安定先生拳拳焉。身在领海之南,而此志所尚,北方人士或有愧者,若人哉可敬已!而况我朝儒风,独盛前古,师道旧废,胡先生实兴之。苕川学法,贤关取以著令,至今存焉。于时伊洛之教未迪也。今四方之士知尊周、程,在在有像,安定则未之闻,君为此室,兴韩共峙,意使潮之衿佩游詠於斯,知学问体用渊源,成栋梁榱桷人物。仰高山斗,簸弄明月,于以相辉於无穷。京山之名,媲美衡鹿,殆自兹始,岂非三阳千载盛事?后之人推言其自,必曰胡君倡之,竹溪书之,余亦兴有荣矣。咸淳五年龙集已巳春三月,林某记。(《全宋文》第三三六册•卷七七三七•林希逸•一二•《潮州海阳县京山书舍记》)

题诗

      《寄题京山书院》

  天南胜处是京山,精舍新成数百间。

  柱石规模何整整,衣冠人物想班班。

  昌黎教法依然在 ,安定家声喜复还。

  受用不穷书富贵,吾侪本领学曾颜。

附件列表


0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

上一篇 元公书院    下一篇 得全书院

参考资料

[1].  《全宋文》第三三六册•卷七七三七•林希逸•一二•《潮州海阳县京山书舍记》   

同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