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人文化百科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潮剧潮乐   
[0] 评论[0] 编辑

潮剧

  潮剧,又称潮音戏、潮州戏、潮曲、潮调、潮州白字戏,用潮州方言演唱,系从宋、元南戏衍变而来。潮剧形成于明朝时期,广泛流行于广东潮汕、闽南等地,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,广东三大剧种之一,素有“南国奇葩”的美誉。

 

简介

  

潮剧潮剧

  潮剧历史悠久,属元明南戏的一支,时称为潮腔、潮调、泉潮雅调,是用潮州话演唱的一种古老的地方曲剧剧种。潮剧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,不断地大量吸收地方民间艺术和民间音乐,使音乐、唱腔及表演艺术日趋丰富并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地方风格。

  早在明代中叶,潮剧已形成了自己的唱腔和完整的戏剧演出形式,如明嘉靖丙寅年(1566年)刊本《荔镜记》,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一个运用“泉潮腔”演唱的演出剧本。2006年,该剧本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  潮剧博取了弋阳、昆腔、正字、酉秦、外江诸剧种之长,并受地方方言的制约和地方民间艺术的熏陶,从而形成了本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。

 

艺术风格

  潮剧剧本语言注意本色又重文采,大量运用方言、俚语、歇后语,比兴生动形象,意趣盎然。

唱腔

  唱腔和伴乐清婉低回、抒情优美、富于变化。唱腔是以曲牌联缀为主的联曲体和板腔体综合的声腔,分轻六、重六、活五、反线等不同情绪的调和头板、二板、三板等不同板式;唱腔中经常出现一唱众和的所谓“帮声”。

  【轻三六调】以61235为主音构成旋律,适用于表现欢快跳跃、轻松热烈的情调。

  【重三六调】以71245为主音构成旋律,用于表现庄穆、沉重、激动的情绪。

  【活三五调】以57124为主音构成旋律,善于表现悲哀和优怨的情感。“活三五调”为潮剧唱腔中的特殊音调,因唱词语音升降而产生音调圆活多变,故艺人道:“从乐谱上看,只有五音,但唱奏之,则一音数韵,圆活变化不止十音”。

  【反线调】以61245为主音构成旋律,“轻三六调”的变体调。即以凡为宫,唱奏起来具有特殊的风味,多应用于游园玩耍、轻松明快的场面。

  【犯腔犯调】潮剧唱腔用调中经常出现的表现手法。潮剧唱腔用调讲究,一般互不混杂,如果混用,则为相犯。

  【斗鹌鹑调】用于自叹或待迟(待人末至)场面,带有凄清伤感的情绪,同时也用于激动场面。

  【帮声】潮剧唱腔艺术中的一大特色,以女声帮唱为主,有时也有男声帮唱、男女声混合帮唱。在长期的演出中,潮剧“帮声”艺术得到逐步丰富和完善,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多种“帮声”形式,如句末的帮唱、拖腔和高音区的帮唱、重句与衬句的帮唱、同台合唱、后台歌等。

 
伴乐

  潮剧伴乐分喷呐领奏的牌子曲和二弦领奏的弦诗乐二类;以打击乐的不同组合分大锣戏、小锣戏、苏锣戏三种不同表现形式,领奏乐器二弦为全国所罕见。

  文畔乐器

  弓弦类:潮州二弦、椰胡、提胡、中胡、大胡、板胡、大提琴、倍大提琴等;
  吹奏类:潮州大中小唢呐(俗称“的禾”或“大、中、小吹”)、潮阳笛套等;
  弹拨类:扬琴、秦琴、月琴、三弦、大三弦、琵琶、中阮等。

  武畔乐器

  皮革类:大鼓(又称战鼓)、低音鼓、中鼓、哲鼓、苏鼓;
  木革类:潮州手板、低音板(木鱼板)、中音副板、高音副板;
  铜质类:深波、曲锣、斗锣(又称战锣、撑锣)、苏锣、月锣、钦仔(又称空仔)、九仔锣、铜钟(现已少用)、铜磬、深波钹、苏锣钹、钹仔、吊钹、号头(吹奏类)。

  特色乐器

  二弦

  潮州二弦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,是弦诗乐中的领奏乐器,在潮剧伴乐中称之为“头弦”,执掌头弦的人称为“头手”。潮州二弦由古代拉弦乐器奚琴演变,经过大广弦,竹弦等,最终形成于梆子腔剧种的影响下。潮州二弦为高音乐器,定弦为F调5 1,常用音域在5—2之间。二弦的结构有弦筒、弦杆和弦轸,采用乌木制成。弦筒长约11.7厘米,前圆直径为5.7厘米,后圆直径为7.8厘米,前圆孔蒙蟒皮,弦杆长78厘米,弦弓以竹张马尾,长约84厘米。演奏姿势分为双盘腿式,平行腿式、盘腿式和夹腿式等。

  椰胡

  椰胡,俗称“冇(怕)弦”,史称潮提,又称辅弦,是辅助主弦之意。椰胡历史悠久,距今约莫三、四百年,是潮汕音乐文化的代表。早年的椰胡,采用椰壳作弦筒,竹作弦杆、竹弓(剑麻)丝,用海中蚶壳为马,俨然一派南海风韵;近代改木为杆、竹弓马尾、保留蚶壳为马。定弦为F 调1 5,常用音域在8—9度之间,故演奏时有高音低奏,低音翻高的特点,发音纯厚、圆润,具有融和性,独有一格。

  大笛

  大笛,潮剧伴乐中的领奏乐器,来源于宫廷式的大笛,称为龙头凤尾笛,长69厘米,管口约1.5厘米。传统龙头凤尾笛,在吹孔前端缀以龙头状装饰,笛尾雕刻鳞纹,绳孔结上凤尾状隧饰,从龙颈至绳孔,用细丝漆锒成28节,故又称28节龙头凤尾笛。筒音为2= A,称“正宫调”,音域宽至三个八度,低音浑厚饱满。中音明亮悠扬,高音昂亢激越。吹奏要一韵三波,“真气出丹田”,指法有挑、拍、盖、抹、称为龙头凤尾指,具有古朴、典雅、庄重的宫廷音乐风味。

  小三弦

  小三弦,又名广弦,是潮州细乐的主奏乐器,也用于潮州“弦诗乐”和广东汉乐。采用质地坚实的乌木制作,琴鼓的框边宽厚,内腔窄小,故发音更为清脆响亮。通长93、琴鼓鼓面长13、宽11厘米,内腔长6、宽5厘米。琴杆装置一骨质的活动山口,可上下滑动,以便于转调。定弦为f.c、f1,音域c—b2。

  大鼓
大鼓,潮州大锣鼓打击乐指挥乐器之一。其形制古老,上宽下窄,故称尖脚鼓,敲击只用一面,规格有大小,一般使用鼓面宽20寸为多。鼓声通亮铿锵,鼓中、鼓边,鼓沿能发出不同音色,如冬、颠、告等,使用长28厘米直径2厘米的木槌敲击、手法有指、摇、劈、挑、刈、划等,形成独特演奏风格。

  深波

  深波,潮州大锣鼓打击乐器之一,铜质乐器,由铜鼓演变而来。传统深波规格较小,近代逐步加大,常用直径约64厘米,边高约14厘米,早年用草扎敲击,现用竹片夹布团作槌,定音为F调2或3,发音浑厚,深沉,富有余韵,为潮州音乐与潮剧特有的打击乐器。

  曲锣

  曲锣,俗称小斗锣,铜质乐器,常用于潮剧“大锣戏”之中。以双锣同时使用,发音明亮清旷,定音为F调5,与深波同时演奏具有简单和声效果,其“锣花”的阳声和阴声的变化交错最具特色。

  号头

  号头,采用黄铜制作,由可以活动伸缩的三节铜管套接而成。底端的喇叭口向上弯曲,全长112厘米,吹口处有一直径5.5厘米的圆盘,其中心为一吹气小孔。喇叭口直径12厘米。吹奏时,将管身斜举。吹口紧贴嘴角,以细缩的气流控制音高。可吹出筒音和两个八度的泛音。

行当

  生:小生、老生、武生、丑生(花生;三花生)。 

  旦:青衣(乌衫)、闺门旦(蓝衫)、衫裙旦、彩罗衣旦(花旦)、乌毛、白毛(老旦)、武旦。

  净:文净、武净、丑乌面。

  丑:官袍丑、项衫丑、踢鞋丑、武丑、裘头丑、长衫丑、褛衣丑、老丑、小丑、女丑。

  演员行当分工严密,富于表现力。潮剧行当由南戏的生、旦、丑、净、外、贴、末发展到现在为十类丑、七类旦、五类生、三类净、其中以丑、旦两行表演较有特色。生、旦表演轻歌曼舞、机巧灵活;丑的形体动作多变、唱腔独特,表演艺术著称全国。

戏服

  潮剧戏服采用潮绣、抽纱等精巧工艺,注重身份区别、官阶区别和等级区别,并反映在服装的式样(款式)、颜色和图案花纹上,故戏班历来有“宁穿破,不穿错”的规矩。

  样式等级

  皇帝穿龙袍,朝臣穿蟒袍,地方官(州县府官)穿官袍。告老官员及贵绅穿对襟十团帔;学士、公子、儒生穿项衫;小贩、童仆等穿短衣裤。

  妇女方面,皇太后及各级夫人穿蟒袍;公主、皇妃穿宫衣;贵族小姐及名门闺秀穿古装;老妇穿十团帔、中青年妇女穿对襟花帔村姑、婢女穿彩罗衣裤。

  武职人物,主帅及大将穿大甲(靠);偏将、小将穿小袖甲或蟒甲;御林军穿武铠(铠甲);武士穿小袖服(箭衣);侠士穿武装;兵卒穿褂衣裤;公差穿公差服;道士穿道袍;和尚穿和尚衣;犯人穿囚衣。

  颜色等级

  金黄色为皇帝(或地位最高的神仙)专有,其他人物不得用,比中蟒袍,常有黄、红、青、白、黑五色,其黄蟒为皇帝穿,朝廷命官穿其他色蟒,如状元、巡按(小生)穿红蟒,廉正的官员(老生)穿青蟒或白蟒,包拯历来穿黑蟒,但一般为奸诈的(乌面)皇亲国戚所穿。这是蟒袍的主要颜色,舞台上根据同类人物,也有用绛红、深蓝、紫红、银灰等的色蟒。

  纹饰等级

  潮剧的官袍,在胸前及北背各缀上一块彩绣叫“补子”,“补子”绣上飞禽,武官绣走兽。文官一品绣仙鹤、二品锦鸡、三品孔雀、四品云雁、五品白鹇、六品鹭鸶、七品溪、八品鹌鹑、九品黄鹂、无品练雀。六品彪、七品狼、八品犀牛、九品及无品海马。蟒,实际上是巨蛇,但舞台上蟒袍的蟒,却有鳞有角,似龙非龙,因为龙是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形象,舞台上不能绣龙,故绣成非龙非蛇的蟒。蟒的形象也分等级,黄蟒的蟒趾绣五爪,朝臣蟒袍的蟒趾只绣四爪。

  衣箱规制

  潮剧戏服以明代的生活服饰为基础,参用其他朝代的一些服饰,按其基本式样,归为35类左右,通过图案、色彩的变化,组成100多套常用服饰,适应于上起秦汉,下至宋元明(清代另设)各个朝代的不同官阶,文武、男女、贫富、老少、番汉等各种人物的穿戴。

戏台

  广场戏戏台

  初期,潮剧的演出只席地而演“涂脚戏”,历经在田野中随意搭台演唱的“摔桶戏”阶段以后,才渐次出现戏棚为“六柱”、“九柱”、“十二柱”、“十四柱”,甚至“二十四柱”的“竹帘。

  广场戏的戏台分为固定和游动两种。固定戏台一般建在关帝庙、妈宫前或私人庭园中。游动戏台一般多临时构筑于乡镇广场或野地高埠之处,有时亦搭于村前秋收后的田埕上,演过即拆。

  传统的舞台装置

  从初期到现代,潮剧的舞台装置由简单陈设到布景灯光的运用,经过多次变革的漫长历程。清末民初,台中挂竹帘,台前摆一桌二椅,台口左右侧各安放燃豆油的灯盏二盆作照明。20年代至30年代初,舞台面改为三门四柱式帐幔,台口改为华丽的大光灯3支作照明。30年代末,时装戏兴起之后,台面改为画布硬片装置,接着机关布景盛行。此时期,舞台改用鸡心型汽灯五支作照明。随后,电灯、水景、火景等相继出现。建国后,1952年开始使用布幕镜框式舞台形式,台前逐渐增加一些半立体景物及木制现实桌椅。自1960年以后,采用天幕布作幻灯投影,台前普遍用射灯。

  挂竹帘棚面

  台中垂挂竹帘3幅,司鼓在帘后指挥前台(六柱式戏棚),竹帘顶端安上×××班名的绣金字横匾。竹帘两侧各垂帐幔一幅(从素面发展到绣花),称为“挠揭帘”,作演员进出的上下场门。台中摆木桌一只,竹高椅二只,披上绣桌围和椅帔。这种挂竹帘演戏的古老舞台装置,有元明南戏的遗风。

  绣帐幔台面

  绣帐幔台面,是20年代至30年代潮剧班时兴的舞台装置,俗称“三门四柱”式绣棚面。台口有一横贯全台的“外太平框”,绣满纹图和显眼的班名字佯。配上垂挂伸缩式的大幕作分场用。

  布画台面

  布画台面装置,在时装文明戏兴起后盛行。全台以布画硬片立体装置,仍保留二幅绣帘。台中安上垂卷式的通用布景若干幅,分宫殿、厅堂、闺房、花园、楼台、庙宇、佛堂、市街穷家、山林、溪河等图象,以适用各个戏里所需的环境。

  现代的舞台装置

  现代的潮剧舞台装置采用镜框式舞台,适合城市剧院、农村戏台、广场竹棚等。

 

历史变革
唐朝

  陈政和陈元光父子的部队将中原音乐、百戏传入泉州、潮州、漳州。

宋朝

  宋代朱熹任职于漳州时,曾在《劝渝榜》要求:约束城乡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敛掠钱物,装弄傀儡”。其门徒漳州人陈淳在其《上傅寺丞论淫戏》提到:“优人互凑诸乡保作淫戏,号‘乞冬’。群不逞少年,遂结集浮浪无赖数十辈,共相唱率,号曰‘戏头’。逐家聚敛钱物,豢优人作戏,或弄傀儡,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,四通八达之郊,以广会观者。”。

明朝

  潮剧形成于明代嘉靖之前。嘉靖十四年《广东通志》载:“潮属多以乡音搬演戏文”。嘉靖丙寅年(1566年)用潮州方言撰写了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一本“泉潮腔”的演出剧本——《荔镜记》。

清朝

  康熙年间潮州“迎神赛会,一年且居其半。梨园婆婆,无日无之”。“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,曰‘潮州戏’”。同治年间,“潮剧所演传奇,多习南音而操土风,名本地班。观者昼夜忘倦。若唱昆腔,人人厌听,则散去”。光绪末年,由于时任潮州总兵的地方权势人物方耀亲属多喜潮剧,因而潮剧的繁荣到了顶峰时期,时潮州戏班多达200余班。

 

传统剧目
一、来自南戏传奇和杂剧

  《琵琶记》、《荆钗记》、《白兔记》、《拜月记》、《珍珠记》、《蕉帕记》、《渔家乐》等。

二、取材当地民间传说或实事编撰的地方剧目

  《荔镜记》、《苏六娘》、《金花女》、《柴房会》、《龙井渡头》等。

 

著名演员

  谢大月、卢吟词、谢吟、杨其国、陈华、黄玉斗、洪妙、郭石梅、蔡锦坤、李有存、姚璇秋、范泽华、吴丽君、张长城、黄瑞英、叶清发等。

 

习俗
“正字母生白字仔”

  南戏是南宋时期流行于东南沿海的一种戏曲形式,约莫在明代初期已传入潮州地区。在潮州凤塘古墓中出土的文物中,就有宣德七年(1432年)手抄剧本《正字刘希必金钗记》。此剧本中的行当角色、曲牌腔板都属于南戏体制,同时吸收了北杂剧的成分,故题目有“南北插科”字样,而题目中标有“正字”。“正字”即正音,用官腔演唱。

  明朝时期有潮腔、潮调的称谓,指的是“乡音搬演戏文”,然而这种地方化的戏曲在当时是严加禁止。

  由于潮剧就是明代的潮腔、潮调发展而来,故人们称其为“正字母生白字仔”,而潮剧历来尊正字戏为师,称正字戏为大戏。

“无丑吾成戏”

  潮汕俗语中与“丑角”有关的最多,并且把丑角突出到重要的地位。潮剧形成后,虽然整台都用潮语唱念,但生、旦角色的唱、白较多使用潮语的读书音和词汇,而且丑角可以说白话,随意插科打诨,逗引观众,此又称作“老五旦白话”。

  有时,戏班要靠老丑来进行斗戏。有一次,两个戏班进行斗戏,各有特色,势均力敌。后来乙班渐入佳境,将观众都吸引过去。这时,甲班宣布老丑将退场,即时,所有的观众都涌到甲班戏台。一胖得惹人发笑的丑角上场,仅穿一条唐装的齐膝短裤,捐一条粗长的大麻绳,不声不响地在台角做鬼脸,而后做“想要自缢又害怕”和“想要投水却胆怯”的动作,并说了句:“唉!想欲吊颈哩惊畏索大条!想欲跳溪哩惊无人捞!便成便成勿去死,留放街市食白米!”十分诙谐,引得台下哄堂大笑。要当好丑角并不容易,技艺上必须有所专长,正所谓“无技不成丑”。

“十八棚头做到全”

  南戏剧种拥有18个传统的基本剧目,称为“十八棚头”。因而,今天我们常用“十八棚头做到全”来形容一个人对事业的最求不是一心一意,而是每天都想尝试一种新的工作。

“父母无修世,卖身去做戏”

  在旧社会的戏班中,童伶的生活非常悲惨。童伶一般都是家庭贫苦而卖身戏班的儿童,故俗语有:“父母无修世,卖身去做戏”。

“戏人贱骨头,无打不成戏”

  童伶没有人身自由,一切行动包括大小便都要由亲丁看管,师父对徒弟稍感不如意都可打骂。童伶不能偷看师父们演戏,好的动作也只能偷学,如被发觉,也要挨骂挨打。童伶就是在打骂中学会各门表演艺术,故俗语说:“戏人贱骨头,无打不成戏。”又说:“老爷姓雷,戏仔着捶”。

“鼓乐声声响,目汁垂垂滴”

  童伶经常要受各种刑罚,对童伶的刑罚,较通常的是打脚腿、打手掌、夹手指、撑眼皮、锁笼脚、罚跪等,而对于那些不堪虐待而逃跑的童伶,一旦被抓回,所受的刑罚更残酷。有的连续几天被吊打,有的捆绑后锁在箱笼中,不给吃饭,更有甚者是割破肉撒上盐,俗话 “鼓乐声声响,目汁垂垂滴”就是童伶的生活写照。

“正月游神戏”

  正月在过去农事还不忙,潮汕各地普遍举行游神的娱乐活动,音乐舞蹈与戏剧活动最为热闹。但潮阳却是“正月游灯,二月游神”。

“三月妈生戏”

  潮汕沿海遍立“天后圣母”庙。旧历三月廿三日为圣母神诞,俗谓“妈生”,皆极隆重;演戏谢神,尤以渔民区为甚。

“五月龙船戏”

  农历五月初五,潮汕水乡普遍举行赛龙舟活动,有些村社并要请戏凑热闹,有的向邻村借龙舟,也得以戏还礼。

丢彩

  丢彩,即喝彩,是潮剧观众的一种习俗。“竞以青蛙白镪掷歌台上,贫者辄取巾帻衣带便面香囊掷之,名曰丢彩。次日,则计其所值而赎之,伶人受值称谢,争以为荣。”这是乾隆《潮州府志•社会》所记载的现象。清代末期则“随棚恶少,三五成群,俗谓之交沙客;掷果抛衣,以博小旦一顾,谓之谢目箭。”

附件列表


0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

上一篇 饶宗颐    下一篇 潮州美人城

参考资料

[1].  《潮州市文化志》   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